台北市南港區

#四獸山、#拇指山、#象山、#九五峰、#南港山

 

🛑好友相聚,不是一定要餐敘,今日真真約了多年前工作夥伴兼好友三組夫妻檔:權哥與真真, 敏華和陳兄,彭彭和游兄,來一場登山建行活動,一起來一趟四獸山健腳之行°

下了好幾天雨,雨過天晴,給我們睛空萬里的天氣°好朋友一起登山 健行,邊走邊聊特别温馨愉快,台北美景盡收眼底°

考量每個人平日運動量,本來祇規劃輕鬆行,健走賞景,悠遊於山林間吸收芬多精,不知每個人體能無限,一直加碼,大家一起努力也走完虎象縱走O型°非常感謝大家!


 

👣行腳記錄:

松山慈惠堂登山口➡虎山自然步道➡九五峰➡南港山➡拇指山➡象山自然步道➡永春崗登山口(象山)➡松山慈惠堂登山口

 

🛑登山口:

虎山自然步道與虎山溪步道之入口皆位在松山慈惠堂(福德街251巷)旁兩條路線之間還有虎山生態步道、虎山山腰步道與之連接,步道沿線設有解說牌及路線導引指標,是登山健行欣賞台北市美景及觀賞生態的好去處°

 

⛰️虎山(海拔140m)、⛰️象山(海拔183m)串連步道距離約4.5k,行走時間約 3.5H,路線是由四獸山的北面「虎山步道」入山,經「九五峰」、「南港山」及「拇指山」,再從「象山步道」返回市區。

 

 

💢行程記錄:

 

mobile01-16e3d44d35a10a911352d6506201e34f-01.jpeg

四獸山市民森林位於台北市松山區與南港區之間,而虎山登山口則在松山慈惠堂旁,有四獸山市民森林牌匾,從這進入°

 

PhotoGrid_1560695984793.jpg

 

IMG_20190616_095137-01.jpeg

從松山慈惠堂進入登山口的好處,在這有停車場、廁所、供應飲水, 有時還有平安齋,做好登山準備再出發°

 

IMG_20190616_101331-01.jpeg

一進入就可以看到規劃完善的虎山溪及虎山石階步道, 非常適合輕鬆的健行活動 °

 

IMG_20190616_101344-01.jpeg

IMG_20190616_101558-01.jpeg

順著石階向上登高,樹木茂密,也可觀察森林生態與臺北盆地的石底層砂岩。沿途設有多處觀景平臺,踩踏在平緩步道間,觀賞的虎山沿途景色。
 
IMG_20190616_102819-01.jpeg
IMG_20190616_103106-01.jpeg
IMG_20190616_103548-01.jpeg
距離雖然比象山步道遠,但更能體驗台北綠草如茵的山林之美。
沿途則設立了許多相關告示牌,讓登山健行者更深入了解虎山的生態環境,飽覽都市群山風景°
 
IMG_20190616_104448-01.jpeg
IMG_20190616_104532-01.jpeg
IMG_20190616_104555-01.jpeg
沿途陡上,來到山神廟°

IMG_20190616_105551-01.jpeg

IMG_20190616_105435-01.jpeg

四獸山的登山路口衆多,登山步道四通八達,就算從不同入口進入,跟著路標指示走,都能够走到你想到達的地點。來到步道稜線,進入精華區°
 
IMG_20190616_110813-01.jpeg
IMG_20190616_114110-01.jpeg
IMG_20190616_112457-01.jpeg
IMG_20190616_112545-01.jpeg
虎山為四獸山市民森林區內之淺山之一,是南港山系構成臺北市東南側的屏障,海拔140公尺,地質屬海相地層之單面山地形,西高東低、視野遼闊°
 
IMG_20190616_115042-01.jpeg
IMG_20190616_115124-01.jpeg
台北市有規劃設計親山步道20個戳章拓印的集圖認證章,換小禮物的體驗,讓小朋友大人一起走步道玩體驗,增添一些樂趣°
 
IMG_20190616_115058-01.jpeg
抵達涼亭,眺望大台北城市景色和五指山、陽明山地形等,美景盡收眼底。樹蔭清涼,登山客都在此做短暫休息,梳洗一下,涼亭可休憩聊天°
 
IMG_20190616_121736-01.jpeg
靠近台北101、步道也非常完善,成為知名的觀光勝地。遠望可欣賞五指山、七星山系,及欣賞到基隆河及松山機場飛機起降景觀°
 
75243-01.jpeg
四獸山地形崎嶇, 多條隱藏版的「攀岩路線」。攀登路線都是由山友自行裝置鐵條和拉繩索完成,安全性值得注意,不是由政府單位負責修繕,没有安全性保障,常有意外頻傳。台北市政府於2019年初,已陸續拆除部分攀岩路線的繩索,並在各處設立警告標語。
 
FB_IMG_1560769955758-01.jpeg
走在稜線上有個好處,路線不會太複雜,順著地上刻有「四獸山步道」的大理石指標向前走準沒錯,不必擔心會迷路。尤其假日路上遇到的來往步道間的登山客不少,大家的目標一致,就是朝九五峰去。
 
IMG_20190616_115109-01.jpeg
IMG_20190616_115733-01.jpeg
南港山之最高點架有電視台轉播天線,高聳於雲層之間°
 
IMG_20190616_115959-01.jpeg
IMG_20190616_120107-01.jpeg
最後上下起伏路段;登峰頂有一巨石,刻有九五峰三個紅色醒目大字,海拔375.8公尺,南港山系的最高點為「九五峰」,其由來是前體育協會理事長楊森在95歲高齡攀登此峰,登臨而得名。登山健行者,在此都會休息拍照,台北大縱走「壯」字,標示柱也在此°
 

IMG_20190616_121144-01.jpeg

IMG_20190616_121208-01.jpeg

繼續沿石階路,走稜線步道,所以沿途上上下下,抵達南港山,位於臺北盆地東郊,因與四獸山等支稜相連,而成為熱門的登山健行路線。南港山位於信義區、南港區東南界稜上,是南港山系的最高峰,一顆三等三角點第695號。
 

IMG_20190616_122226-01.jpeg

IMG_20190616_122611-01.jpeg

IMG_20190616_122702-01.jpeg

line_90322045807380-01.jpeg

一路有碎石路、木棧道、石階路、柏油路、原始路整條路線多變的道路,走起來不會無趣°陡坡向下,也許累了,聊天的聲音變少, 也到了中午大家一起在三叉路平台休息,吃飯°
 

FB_IMG_1560769995046-01.jpeg

左轉下走往拇指山,無止境的上下
木棧道、石階路°因為沿路很多小徑, 拇指山登山口没有很明顯,常會被忽略,要從這個小徑爬上去,才會到拇指山頂°
 

IMG_20190616_131002-01.jpeg

站在大拇指上,從另一側可眺望到木柵,新店等另一高點姆指山也是眺望台北市的好地方,狀似拇指擎天,沿南港山稜線行進,中途便可抵達。
 

line_90282382706249-01.jpeg

拇指山位於南港山的南南西方,山上無基點,有個控制點,自台北遠望,拇指山峰狀似拇指擎天,故而得名。
 

IMG_20190616_144326-01.jpeg

大家在拇指山頂的巨岩最高處和101大樓合影,欣賞美景°該處為一絕佳之展望點,台北市風光及四週群山景色可盡收眼底°
 

PhotoGrid_1560864132581.jpg

南港山縱走路線,還有拇指山的360度超廣角視野也是一絕。夜幕低垂時,還可俯瞰大台北和桃園地區的景色。大家在此拍照合影°
 

IMG_20190616_130816-01.jpeg

拇指山稜頂有一顆,台北市加密控制點°
 

FB_IMG_1560769979046-01.jpeg

沿途從另一邊下山,會經過拇指園,延土石階梯下山,接上往象山路段°
 

IMG_20190616_133128-01.jpeg

下拇指山後,繼續往前往象山前進,
象山步道是四獸山步道登山客最多的一條步道,隨時可見國內外的觀光客。搭乘捷運前往, 就可由象山站出發,沿著象山公園抵達象山步道登山口,步行約15分鐘。
 

IMG_20190616_134256-01.jpeg

象山步道 一路是陡峭的階梯,下山時要注意踩踏點的安全, 步道基本規劃良好,男女老少都適合。指示標語也很清楚,不會迷失方向,並且幾乎24小時都有人在這邊行走,非常安全。
 

IMG_20190616_145311-01.jpeg

象山也是觀賞台北全景及夜景最方便的地方,近年變成國際上外國遊客的熱門景點,假日白天或是晚上人潮不段°
 

IMG_20190616_144411-01.jpeg

沿途石階完備平整,並有步道指引圖,沿線景觀以相思林為主,步道旁多處早覺會闢建的涼亭及坐椅設施,供山友休憩使用。
 

1019207810_l-01.jpeg

不只是 登頂有好風光,沿途也有不少觀景平台,方便你從不同高度和角度盡收都市美景°

PhotoGrid_1560696057895.jpg

象山也是觀賞台北全景及夜景最方便的地方,近年變成國際上外國遊客的熱門景點,假日白天或是晚上人潮不段°
 

IMG_20190616_144818-01.jpeg

台北市有規劃設計親山步道20個戳章拓印的集圖認證章,拓印亭在下永春崗公園三叉口交接處°
 

IMG_20190616_145553-01.jpeg

行至步道後段,一路都會看到勸世語在石壁刻劃著,山間林貌更加豐富,也較為幽靜,盡情享受森林浴,滌心怡情賞幽徑,更添靜謐清幽氣息。
 

PhotoGrid_1561765885340.jpg

IMG_20190616_142332-01-01.jpeg

一路都有景觀生態,植物林相解說牌,捕攝"人面蜘蛛”°
 

IMG_20190616_151245-01.jpeg

IMG_20190616_150839-01.jpeg

路線指示牌,及映像吉祥物看板
 
IMG_20190616_151303-01.jpeg
從這裡開始巳進入永春崗公園,比較平坦的石階路 ,公園旁有個觀景休憩地區,是雙十國慶放煙火最佳賞景選擇地點,晚到還一位難求°
 
IMG_20190616_151731-01.jpeg
 
永春崗登山口
 
 
 
💢交通資訊:
 
🚗開車:
由信義路六段直行接福德街即可到達松山慈惠堂(停車場)
 
🚌公車:
➡福德國小站:257(新莊)、286(濱江市場)
 
➡奉天宮站:信義線、忠孝線、46(台北橋)、54(涼州街口)、69(台北車站)、263(板橋)、 207(南勢角)
 
 
 ➡️松山商職站:仁愛線、33(大直)、258(木柵)、259(永和)、504(寶慶路) 、277(榮總)、 299(輔大)
 

 

 

 

 

 

  1.  
文章標籤

權哥&真真 行腳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基隆市七堵區]

 

姜子寮山 

 

 

基隆市七堵區 #姜子寮山

 

⬆⛰️姜子寮山:

又稱三腳架山,位在基隆市與汐止,平溪之間,三等三角點1047號,海拔729公尺,姜子寮山是基隆市第一高峰,山頂有四座木造觀景台,360度極佳視野展望,基隆市政府從泰安產業道路底鋪設枕木步道直達山頂,造訪姜子寮山變得十分輕鬆容易°

 

 

相關連結

 

🎯十分古道#五分山#姜子寮山

https://mayyy5438.pixnet.net/blog/post/291931052-

 

🎯十分古道#五分山步道#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荖寮坑古道)

https://mayyy5438.pixnet.net/blog/post/318217238-

 

 

 

👣行腳路線:

 

 

IMG_20190615_172622-01.jpeg

 

⬆姜子寮山步道標誌°

 

IMG_20190615_154402-01.jpegIMG_20190615_154500-01.jpegIMG_20190615_154538-01.jpeg

⬆登山口前有區小空地及涼亭,天氣好可遠眺汐止、暖暖°

 

IMG_20190615_154743-01.jpegIMG_20190615_154944-01.jpegIMG_20190615_154931-01.jpeg

左叉為登山口,以前未建停車場均由此登山口起登,但沿著產道底就是停車場,可直接進入登山口°

 

IMG_20190615_154905-01.jpeg

⬆出發,沿著水泥產道往上走°

 

IMG_20190615_155056-01.jpeg

⬆有山友用竹子製成登山杖供山友和遊客使用, 回程用完記得歸還°

 

IMG_20190615_155341-02.jpeg

⬆新鋪設的石階,沿途設有許多座椅供遊客休息°

 

IMG_20190615_160526-01.jpeg

⬆基隆市政府重新鋪設枕木步道,也設立里程柱(每100公尺)°

 

IMG_20190615_160246-01.jpeg

姜子寮山的路徑規劃,以爬升一小段枕木步道以後, 連接著就是另一小段和緩土徑及碎石步道°

 

IMG_20190615_160740-01.jpeg

⬆只有在登頂最後的400公天左右,階梯山徑稍陡上以外,全程基本上非常好走°

 

IMG_20190615_155748-01.jpeg

⬆步道緩和好走,行進於林蔭大道間,蓊鬱林間,非常愜意涼爽°

 

IMG_20190615_160752-01.jpegIMG_20190615_160925-01.jpeg

⬆步道重新鋪陳,路線指標標都架設完成°旗尾崙叉路,左叉通往拔西猴山的山徑山友時常有整修除草,路徑算明顯,右叉下往泰安瀑布,旗尾崙及石門山°

 

IMG_20190615_161005-01.jpeg

拔西猴叉路,左叉往拔西猴山,沒有布條和指標,不取°

 

IMG_20190615_160934-01.jpeg

⬆常有一些小空地休憩地方,此條路線都有設置休息相關空間,給體力較差的遊客多點休息的地方°

 

IMG_20190615_161005-01.jpeg

⬆山腰產道叉路,右往姜子寮古道,不取, 繼續往上走°

 

IMG_20190615_161825-01.jpeg

來到1.2K了,快到山頂, 後面沿路陡上的山徑°

 

IMG_20190615_162048-01.jpeg

⬆樹上指標,距離山頂只要再走700階,加油!!

 

IMG_20190615_162215-01.jpegIMG_20190615_162324-01.jpeg

最後400公尺,一直陡升,愈走愈高,涼風吹拂,清爽無限,白雲藍天, 美不勝收°

 

IMG_20190615_162817.jpg

⬆長陡直上,中途有區休憩平台,來到最後此刻,休息一下°

 

IMG_20190615_163114-01.jpegIMG_20190615_163243-01.jpegIMG_20190615_163409-01.jpeg

步道驅於平緩,踏著輕快的腳步上山,風和日麗,湛藍天空, 終於看到山頂木棧平台°

 

IMG_20190615_164405-01.jpeg

PhotoGrid_1562298101078.jpg

⬆⛰️姜子寮山,高度729公尺,三等三角點NO.1047,基隆最高峰, 也是台灣小百岳°

 

IMG_20190615_163536-01.jpeg

IMG_20190615_164021-01.jpeg

IMG_20190615_164505-01.jpeg

IMG_20190615_164630-01.jpeg

⬆今天山頂上的展望還不錯,山頂有4座展望台,天氣好時展望不錯,觀景台旁的芒草山徑可前往中窯尖°

 

FB_IMG_1578838474763.jpg

IMG_20190615_164306-01.jpeg

遠遠眺望,山巒層層疊疊,平溪區域全貌,盡收眼廉,有如山水畫°

 

IMG_20190615_164914-01.jpeg

左方芒草山徑通往盤石嶺及石硿大崙,五四縱走的路線,也可往姜子寮古道°


 

💢踏著輕快的腳步下山, 没著原路回到停車場,賦歸°💢

 

 

 

 

 

 

 

 

文章標籤

權哥&真真 行腳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隆市七堵區]

 

 泰安瀑布


 

2019 06:15

基隆市七堵區 #泰安瀑布



 

💕下了好幾天的雨,人都快發霉,太陽公公終於露臉,下午趁有空閒,和真真再訪離家最近,半日就可走完的泰安瀑布及姜子寮山°

 

💢交通資訊:

🚗開車:

中山高五堵交流道➡六堵工業區➡台5線往基隆方向,➡七堵明德二路與泰安路交叉口(約台5線21K)➡右轉穿越鐵路涵洞進入泰安路➡續行約6.19公里➡道路終點即為姜子寮山登山口➡途中會經過泰安瀑布➡瀑布位於泰安路約3公里處➡泰安瀑布的小型停車場停車°


 

🛑泰安瀑布:

瀑高20公尺,位在基隆七堵的草濫山,因此又稱為草濫山瀑布,從上落下時形成一道白色水簾,瀑布下的水潭透明清徹,瀑布的左右各有步道可到達瀑頂,還有環山步道可踏青呼吸清新的森林浴芬多精°


週邊景點相關連結 

🎯姜子寮山:

https://mayyy5438.pixnet.net/blog/post/318214460-

 

 

🐾行腳記錄:

 

IMG_20190615_144915-01.jpeg

IMG_20190615_144813-01.jpeg

意象巨石上面刻有泰安瀑布四個大字°

 

IMG_20190615_144953-01.jpegIMG_20190615_153010-01.jpeg

⬆停車場旁的步道導覽圖, 介紹步道路線,走一圈,約30~40分鐘°

 

IMG_20190615_145135-01.jpeg

⬆沿著石階往上走°

 

IMG_20190615_145153-01.jpegIMG_20190615_145302-01.jpeg

叉路口,步道分為左右兩條,沒有指標,最後會相通, 左叉向上沿著石階走, 有樹蔭遮蔽清凉爽快°

 

IMG_20190615_145319-01.jpeg

⬆在往上走,步道在此匯集在一起°

 

IMG_20190615_145440-01.jpeg

抵達平台小廣場,這裏規劃得不錯,有野餐休息區,水源不缺,有好幾處,相當舒適方便°涼亭區,有桌椅供休憩, 在這裡可做暫歇休息活動° 

 

IMG_20190615_150144-01.jpeg

向左行環山步道叉路口,左右相通,取左°

 

IMG_20190615_145423-01.jpeg

⬆泰安瀑布位於小廣場旁右方,往右下到泰安瀑布底°

 

PhotoGrid_1561532288037.jpg

⬆泰安瀑布, 下了好幾天的雨,今天的水勢非常澎湃洶湧,飛瀑迎面而來,空氣沁涼,近觀瀑布有如一片細柔白布°

 

IMG_20190615_150615-01.jpeg

⬆續行往上石階步道,過了水泥拱橋°

 

IMG_20190615_150529-01.jpeg

步道轉為上行,直上石階°

 

IMG_20190615_150735-01.jpegIMG_20190615_150725-01.jpeg

續行泰安瀑布的瀑頂,上游河道°

 

IMG_20190615_150958-01.jpeg

⬆環山步道的落差不大,還算蠻好走, 走起滿輕鬆°

 

IMG_20190615_151120-01.jpeg

⬆觀景平台, 蠻寬闊平穩,左方有一細小瀑布,回到一處涼亭區°

 

IMG_20190615_151225-01.jpeg

IMG_20190615_151041-01.jpeg

⬆下山時,步道左右相通,取左, 續往下走,右下往瀑布區°

IMG_20190615_151920-01.jpeg

 

左叉有座涼亭,可在這休息°

PhotoGrid_1561531992370.jpg

右叉的右側有公厠,先到公廁梳洗上廁所°

 

IMG_20190615_151650-01.jpeg

⬆這裡有個賞花區,但時候未到没看到花,轉為下行°

 

IMG_20190615_151630-01.jpeg

⬆在方有叉路往姜子寮步道,山徑通往旗尾崙及姜子寮山,不取°

 

PhotoGrid_1561532081541.jpg

⬆右叉往涼亭區及瀑布,續行步道,一律靠右走,回到停車場°繼續沿著泰安產業道路往姜子寮山前進°

 

 

 

 

 

 

 

 

 

文章標籤

權哥&真真 行腳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內湖(東湖)]

 

#大溝溪步道#圓覺寺(瀑布)步道

#碧山巖#大湖公園

 

 

 

💢最近午後常會有雷陣雨,趁著早上天氣還不錯,和真真再出遊內湖站和大湖公園站中間的大溝溪生態公園、 圓覺寺(瀑布)步道、碧山巖,回程順逛大湖公園°

 

👣行腳記錄:

 

大湖捷運站➡大溝溪步道➡圓覺寺(瀑布)步道➡碧山巖➡大湖公園➡大湖公園捷運站

 

💢大溝溪步道:

 

大溝溪生態防治園區舊稱大溝溪親水公園,和大湖公園加上捷運系統,串連一起成為台北東湖居民散步健行好去處° 大溝溪防汛功能整治之後,新開闢的一條親水步道,沿著大溝溪,設置親子戲水區域,平時也做為公園綠地,有凉亭休憇,小橋、流水,寬廣的草原,是小朋友們在此玩耍、踢球、跑跳的好地方,有人鋪上野餐墊在這休閒放鬆,傾聽著潺潺的流水聲,靜靜的享受和煦的陽光,走在步道上吸取芬多精,颱風豪雨期間,做為防汛蓄洪區,以保障下游住宅區的安全。

 

 

🛑行程記錄:
 

 

IMG_20190602_150641-01-01.jpeg

IMG_20190602_113146-02.jpeg

⬆廣場前的柱子有可愛的貓頭鷹石頭雕刻。台北市舉辦的台北大縱走,大溝溪步道的集字點之(南),就在此。

 

IMG_20191117_101817-01.jpeg

21-01.jpeg

⬆入口處廣場左方有1號涼亭,向上走的枕木地板區還有個2號涼亭,供民眾走累可以休息,再往前走一點就看到開闊的草地°

 

IMG_20190602_113546-01.jpeg

⬆大溝溪景色很美,前方圓錐形的山是鯉魚山,在後一點是忠勇山。

 

IMG_20190602_113418-01.jpeg

⬆下了枕木的階梯,接上主要路線的步道,規劃整齊美觀,順著大溝溪溪畔,往左邊或走右邊都可以°

 

IMG_20190602_113813-01.jpeg

IMG_20190602_113910-01.jpeg

⬆設計作為都市型調洪沉砂池,規劃成為親水公園,除了有防洪功能,也提供附近居民一個休憩的活動空間,在防汛期過後,也會種滿了各種花卉供大家欣賞,今日不是花季°大溝溪規劃的戲水處,沿途風景美麗,有涼亭可休息。

 

IMG_20190602_114103-01.jpeg

大溝溪治水生態圖。

 

IMG_20190602_114634-01.jpeg

⬆草地平坦上開滿小花,走在溪畔水道旁,天氣好時,這段溪畔步道無遮蔭,要做好防曬°

 

IMG_20190602_114548-01.jpeg

⬆從草皮的另外一端,走過了這條橋,就又可以回到親水步道,走到底是一個更大的草坪。從這個角度可以拍到兩座拱橋,河岸旁是一大片青草地,午後會有許多人來°

 

IMG_20190602_114809-01.jpeg

IMG_20190602_115053-01.jpeg

⬆步道入口有導覽圖,步道系統設計很明確,清楚的介紹生態景觀°

 

 

💢圓覺寺瀑布步道#圓覺寺💢

 

IMG_20190602_114921-01.jpeg

⬆過了這兩座拱橋,就接上圓覺瀑布步道上, 沿著大溝溪治洪大排水道走來,在樹林中特别清涼°

 

IMG_20190602_115119-01.jpeg

⬆從這個草皮往親水步道走,就會看到一個水邊的小廣場和涼亭(4號)觀賞流水潺潺聲,吸收芬多精,進入前有個流動性廁所°

 

IMG_20190602_115225-01.jpeg

⬆離開大溝溪步道,經過涼亭陡上石階梯,往圓覺步道續行 ,水量豐沛的大溝溪。

 

IMG_20190602_115844-01.jpeg

⬆路上都有導覽介紹牌, 介紹植物生長過程及種類,還有地層岩塊變動的介紹,讓健行者,更深入瞭解大溝溪自然生態°

 

IMG_20190602_115439-01.jpeg

IMG_20190602_115627-01.jpeg

 ⬆圓覺步道續行,步道規劃非常整流暢,沿途都設有觀景台,經過鯉魚山叉路、龍船岩登山口叉路°
 

IMG_20190602_115308-01.jpeg

IMG_20190602_115744-01.jpeg

⬆路上有地層凸出的大岩石,上面都刻劃著勸世語,告誡世人文生°

 

IMG_20190602_120227-01.jpeg

⬆圓覺瀑布路旁邊有涼亭休息木椅,休息片刻,今天雖然好天氣,但溼氣蠻重走起來汗流浹背°

 

IMG_20190602_143942-01-01.jpeg

⬆來到圓覺瀑布休息區,今天水量豐沛,昨天下雨,造就今天磅礡氣勢的瀑布群,真是壯觀°

 

IMG_20190602_120711-01.jpeg

IMG_20190602_120901-01.jpeg

IMG_20190602_121947-01.jpeg

⬆續往圓覺寺,步道大多是階梯陡上, 石階梯溼滑要小心。來到最後休息點,又來一個直上坡, 就快到圓覺寺°

 

PhotoGrid_1559476969222-01.jpeg

⬆終於到圓覺寺步道入口,來到圓覺寺,休息一下(這裏有廁所、要先脱鞋),近日在整修,無法進入,逛逛寺區周圍°

 

PhotoGrid_1559822065435-01.jpeg

⬆來到圓覺寺廣場,圓覺寺直行,經彌勒大佛像,至叉路口,取右上石階梯步道,左出碧山路,右接大崙頭山。

 

PhotoGrid_1559822873245-01.jpeg

⬆沿路出碧山路口,台北玄明堂對面土地公廟休息。在此休息午餐,我們今日的午餐(碗糕、玉米雞,蕃茄)

 

 

💢碧山巖💢

 

PhotoGrid_1559823041414-01.jpeg

⬆碧山巖牌樓及廟埕,先上去拜開漳聖王等眾神明。碧山巖最近在整修屋頂,循步道而下。

 

IMG_20190602_131732-01.jpeg

IMG_20190602_133413-01.jpeg

碧山巖是欣賞台北盆地景觀最佳去處,白天景色或晚上夜景,堪稱一絕,雙十國慶煙火秀更能一覽無遺°

 

PhotoGrid_1559823263294-01.jpeg

⬆為了讓信衆或遊客長留在此,欣賞美景,廟方很貼心的把餐廳裝潢整修 做為藝文休閒中心,有供應咖啡,座椅,更能輕鬆自在°(咖啡採做功德方式)

 

PhotoGrid_1559823428329-01.jpeg

⬆拍照賞景結束,今日行程没往鋰魚山前進,照原路返回,走往碧山巖碧山路側門石階入口步道,這裡的櫻花開時,人潮熱鬧賞櫻景點,平日也是拍照好地方°

 

PhotoGrid_1559823655444-01.jpeg

⬆回程下山時,忽然下了一陣大雷雨。還好原路折返,在鯉魚山的話,就會變成落湯雞, 暫時在圓覺寺廣場躲雨°

 

IMG_20190602_134841-01.jpeg

⬆雨過天晴,可以清楚看到松山機場、101大樓,台北市景色

 

IMG_20190602_145834-01.jpeg

⬆回程經碧湖步道,碧湖步道路程不遠,步道鋪面有多種設計, 彷彿走在森林感的步道,新福本坑礦坑。

 

IMG_20190602_145725-01.jpeg

⬆沿著大湖街131巷來到全臺葉氏祖廟°回到停車處,時間還早, 到大湖公園走走°

 

 

💢大湖公園💢

 

IMG_20190602_152204-01.jpeg

IMG_20190602_154118-01.jpegIMG_20190602_154816-01.jpeg

⬆公園有拱橋、落羽松林,落羽松漸漸轉紅時節,常常吸引人,大草皮適合野餐玩耍、辦活動,是個多功能取向的公園°

 

PhotoGrid_1559822335762-01.jpeg

⬆鳥類覓食與築巢的棲地,也提供魚類產卵、覓食、遮蔽棲息的良好場所,同時吸引許多水生昆蟲,目前已可經常見到白鷺鷥、水鴨等棲息其中°

  

IMG_20190602_151709-01.jpegIMG_20190602_151635-01.jpeg

改造後的大湖泳池將成為符合綠建築理念的活水中心。運用遮陽格柵、開窗形式與方位等設計手法,讓讓室內泳池不僅採光良好、溫度舒適,擾人的氯氣味道也將消失無蹤;而遠近馳名的50M長水道泳池也將予以保留,並將泳池週邊妥善綠美化°

 

🛑台北市內湖大溝溪步道、圓覺寺、白石湖吊橋、碧山巖、鯉魚山步道

 

💢大溝溪溪畔親水公園步道可說是碧湖步道、圓覺寺步道、鯉魚山步道的延伸,沿路伴隨著清澈的溪水,景觀與前面那三條步道的山景面貌不同,溪畔步道是孩子遊玩、大人散步的最佳選擇。

整座親水公園,以緩坡的地勢,營造出不同的觀景角度,沿途的親水平台與跳石,更是孩子觀察水中生物的最佳機會,當看到小魚悠游期間,鳳蝶、琉球青斑蝶、黑脈樺斑蝶於花海飛舞,白鷺鷥穿梭公園,為生態永續做了最佳的示範,漫步沿著大溝溪走可接上鯉魚山、圓覺瀑布步道,步道相當平緩好走。

 

💢台北市內湖有許多郊山,其中鯉魚山、忠勇山及圓覺尖山為內湖三尖,均屬五指山系,其海拔高度分別為223公尺、325公尺及290公尺,其中忠勇山為五指山最大支稜,山形成典型的尖峰狀,因此又稱為大尖山,鯉魚山是因山形頭高尾低狀似鯉魚而得名,又有小尖坑山之稱,圓覺尖山山勢小,山腰有圓覺禪寺而得名。

鯉魚山、勇山親山步道起點位於內湖大湖山莊站旁,沿線經過碧山巖、圓覺禪寺等著名廟宇,步道上還有小巧涓秀的圓覺瀑布,步道從葉氏祖廟(高大的杉木聳立道路兩旁,頗有日本神社的味道,路邊林間兩座仿日式石燈籠更為這氛圍加分)開始,沿途步道緩步上行,伴隨著淙淙溪流聲(應該是大溝溪),行約3、400公尺,即可看見往鯉魚山的路標°

 

💢白石湖吊橋位於內湖的碧山巖附近,吊橋全長116公尺,號稱是台北市第一座大跨距的吊橋,因距離市區很近加上附近有觀光果園、自然農園,成為台北市後花園中最容易親近的地方。

 

💢⛰️鯉魚山忠勇山親山步道是台北市20條著名親山步道之一,而鯉魚山位於忠勇山東南方,兩山連稜,有顆四等三角點,整座山勢呈頭高尾低的形狀。

(資料來自台北市親山步道主題網)

 

 
相關連結完整版
 
 
 
 
 
 
 
 
 
 
 
 
 
 
文章標籤

權哥&真真 行腳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隆#五分山# 姜子寮山

 

🛑五分山

和同學立宸夫婦好久没一起爬山,時間上大家剛好配合,來次小百岳“五分山”登山行程,走完下山時間還很充裕,順道加碼基隆(七堵)最高峰“姜子寮山”,走滿走足,讓今天運動,能達到最高消耗能量° 在此感謝同學接駁,使加碼行程更順暢完成~~~

 

五分山(H757m),又名滴水大尖或粗坑口山,位於新北市瑞芳區與平溪區交界處,臨近基隆市境,海拔757公尺,有1065號二等三角及1038號三等三角點基石各一顆,為台灣小百岳之一。一○三八號。近山頂處有2個球形氣象台,為五分山的明顯地標

 

交通資訊:

開車:

國道一號→下八堵交流道→右轉水源路/台2丙線→左轉東勢坑產業道路→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荖寮坑古道)

公車:

搭基隆市公車603(東勢坑線)至暖東峽谷站出發,循東勢街(台2丙)續前行。

 

基隆客運603:

http://www.klcba.gov.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pageID=488

 

週邊景點相關連結 

 

🎯十分古道#五分山步道#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荖寮坑古道)

https://mayyy5438.pixnet.net/blog/post/318217238-

 

🎯姜子寮山:

https://mayyy5438.pixnet.net/blog/post/318214460-

 

👣行腳記錄:


line_225272171976470.jpg

由淡蘭古道暖東舊道入口處起登,登山口有導覽解說牌,給遊客登山健行路線更明顯,走得更順暢

 

IMG_20190525_090242-01.jpeg

登山口

 

line_225283025381986-01.jpeg

接上十分古道,一路陡上,上氣不接下氣走起來有點辛苦,還好今天涼爽

 

line_225293302475420.jpg

勇往直前,一直往上走,一口氣攻上嶺頭土地公,順道造訪“頂子寮山”

頂子寮山,海拔H550M,無名基石一顆,位於嶺頭福德宮後方山上。

 

PhotoGrid_1558785112357.jpg

“嶺頭土地公”週遭環境清潔,乾淨整齊, 登五分山登山客,會在這長時間休息拍照

 

IMG_20190525_103142-01.jpeg

五分山步道以石階路為主要材質打造而成的地面,走起來很順暢~~

 

IMG_20190525_105302-01.jpeg

站在步道一旁環伺四方,山巒起伏, 更可眺望遠介基隆地區或及基隆嶼

 

IMG_20190525_105312-02.jpeg

涼意吹拂的風,給大家好心情

 

line_225455302307442-01.jpeg

走在稜線上, 延路都可眺望著遠方優美景色

 

line_225319186782858.jpg

五分山西峰叉路,設有指標柱,左上山路往龍門山3000公尺,直行步道往氣象站登山口800公尺,取左,山路路況極佳。此座五分山西峰,不是我們今天的目標,續行°

“五分山西峰”,740m,無基石。基隆實質上的最高峰。展望還不錯,可眺望五分山、俯瞰十分地區。

 

line_227476551241931.jpg

瞭望亭一帶的展望最佳,晴天時可遠眺台北盆地、基隆嶼、野柳、紅淡山和平溪等地區,今天霧霾天氣較重,没有那麼清晰

 

line_225340237137121-01.jpeg

在瞭望台平台上和萬里長城合影

 

IMG_20190525_110143-01.jpeg

line_225369103663256.jpg

瞭望台前遠望雷達站“白球”,步道終點為中央氣象局的「五分山氣象雷達站」

 

line_225324677046762-01.jpeg

五分山步道沿稜而行,遠望有如萬里長城,為壯觀的風景增添美麗的曲線。

 

line_225426382707661-01.jpeg

line_225419869120476-01.jpeg

五分山三角點有1065號二等三角及1038號三等三角點基石各一顆,為台灣小百岳之一。一○三八號。

 

IMG_20190525_111729-01.jpeg

中央氣象局的「五分山氣象雷達站」設置地殼變形觀測站

 

IMG_20190525_111642-01.jpeg

夏日(六至九月)消暑的山嵐清風,遠眺近鄰各個山峰,景色壯麗,並於五分山山腰上經常出現成群老鷹,蔚為奇觀;秋末的白芒,如詩如畫在山巒間隨風搖曳;冬日霪雨連綿,常為雲霧繚繞若隱若現,或迎面東北強風,呈現另一種嚴酷、冷清的面貌;春秋兩季偶於雨後經常出現雲海奇景;偶然的日出、日落景緻、晚霞滿天、觀星賞月,充分展現了五分山自然之美,有時可遇不可求。

 

line_225443552438019-01.jpeg

近距離和“白球”合影

 

line_225393333102934-01.jpeg

回程途中再回眸合影,五分山再見了!下個加碼行程“姜子寮山”

 


檢視較大的地圖

 

🛑 姜子寮山(加碼篇)

💢姜子寮山(真長山、三角架山、石硿大崙),位於新北市汐止區、平溪區與基隆市暖暖區的交界處,海拔729公尺,有「1047號三等三角點」,為台灣小百岳之一。山頂視野佳,建有4個觀景平台,四面環繞,展望臨近基隆、瑞芳、 雙溪等地區°

 

景點相關連結

🎯姜子寮山:

https://mayyy5438.pixnet.net/blog/post/318214460-

 

🎯十分古道#五分山步道#荖寮坑礦業生態園區(荖寮坑古道)

https://mayyy5438.pixnet.net/blog/post/318217238-

 

💢今日走進步道,感覺有點不太一樣,路况變好,  先前舖設的枕木嚴重損壞 ,重新鋪設,變的更親民°

得知基隆市府去年向營建署爭取八百多萬元整修,希望讓山友登山更舒適,枕木換新,間隔很平均, 走起來安全無虞,且各指標路線牌也有增新,明確指出路線方向。延路都種植杜鵑花,讓開花種類豐富,賞櫻花、杜鵑花、金針花在此都可一覽無遺°

 

💢交通路線:

開車:國道三號汐止交流道下,接新台五路(台5線)往基隆方向行駛,至明德二路與泰安路交叉口(過台5線21K),右轉穿越鐵路涵洞進入泰安路,續行約7.8公里,泰安產業道路(6.16公里)終點即為姜子寮山登山口,設有停車場。  


IMG_20190525_142538-01.jpeg

登山口起登

 

IMG_20190525_143215.jpg

在林蔭大道,走起來相當舒服

 

IMG_20190525_142939.jpg

姜子寮登山步道,近2400階登往山頂姜子寮山

 

IMG_20190525_144759.jpg

姜子寮山步道上其實有多條岔路可通往泰安瀑布、姜子寮古道和姜子寮絕壁步道

 

IMG_20190525_144731.jpg

樹上貼有"快到了,加油 ”剩700階"的鼓勵標語,鼓勵大家 ,繼續加油~~

 

IMG_20190525_145207.jpg

非常空曠清幽,大部分都有樹木遮蔭,平緩段保留泥土路,上下坡則設枕木階梯,沿途風光明媚綠意盎然。

 

IMG_20190525_150128-01.jpeg

快到山頂,加油囉!

 

IMG_20190525_150211-01.jpeg

快到山頂,種植許多金針花,這時開了些許花朵,希望有機會能看到金針花海°

 

IMG_20190525_151426-01.jpeg

登頂成功

 

IMG_20190525_151336-01.jpeg

“姜子寮山”是基隆最高的山,同時為台灣小百岳之一,眺望整個城市,峰頂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視野,在北部山區中極為少見視線範圍涵蓋整個台北,因此成為許多登山客喜愛的登山據點。


FB_IMG_1558873168317.jpg

IMG_20190525_150501-01.jpeg

東眺五分山系和基隆山,灰濛濛的天空下,五分山山頂上的白色雷達仍可眼見°

 

IMG_20190525_150936-01.jpeg

IMG_20190525_151154-01.jpeg

環顧四周,五分山上的白色圓球體還有外海的基隆嶼均清晰可見。

 

line_225468791473478.jpg

新北市平溪,疊層峰巒,風景優美

 

IMG_20190525_150924-01.jpeg

在山頂東南西北都設有景觀台,視野極佳,可看盡台北、平溪及基隆山巒,天氣好時甚至可看到圓山飯店與台北一○一大樓。

 

line_225475305202382.jpg

登頂瞭望台

 

line_244562983022905-01.jpeg

Screenshot_20190525-193456_1.png

今日總行程距離#五分山# 姜子寮山



PhotoGrid_1558784636112.jpg

爬完山, 就要好好慶祝登頂成功,何况攻頂二座小百岳,老饕級同學“立宸”立馬衝到基隆夜市品嚐當地小吃,但停車不便,只好打消, 在地的他就帶我們去吃老味道"三德沙茶牛羊肉店",炒牛肉、炒三鲜、炒軟絲...等很道地咖哩、沙茶拌炒的香味。烏龍麵,淡淡的沙茶咖哩微炒過°

真材實料,吃得很愉快,感謝同學~~


 

【三德沙茶牛羊肉店】

地址;基隆市中山區復旦路7號

電話;(02)2427-7208

營業時間:11:00~21:00(週一~日)

 

 

 

 

 

 

 

文章標籤

權哥&真真 行腳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投#輕旅行--健行記錄

 

北投#北投公園(圖書館)#北投溫泉博物館#梅庭#地熱谷#北投文物館#新北投捷運站

 

最近午後雷陣雨盛行,今日起床陽光從屋外照進來,天氣晴朗是個出外登山的日子,跟Kelly 約好帶著愉快的心情出門去走劍潭山、東湖下山,睛天霹靂,捷運坐到圓山站,下起大雨來,登山最忌諱下雨,溼滑不安全,心裡想著副案,只有再坐捷運往北投站,繼續下去另一個行程--北投輕旅行°

 

PhotoGrid_1558254243248.jpg

來到北投時間也約午時,延著光明路向前走,去北投市場祭我的五藏廟,市場美食:排骨酥麵(好吃),紅茶老店

 

IMG_20190519_140009.jpg

新北投温泉觀光導覽圖

IMG_20190519_125320.jpg

北投公園,是位於臺北市北投區的一座露天溫泉公園,公園範圍是由中山路、光明路所圍繞之區域,臺灣第一座溫泉公園,門口的的噴水池更是電影取景之首選,沿著北投溪前進。

IMG_20190519_125451.jpg

IMG_20190519_125435.jpg

IMG_20190519_125601-01.jpeg

外圍荷花地正綻放著,搭配木製搭建的房屋(公廁),一副美麗風景照,來到北投,除了泡湯外,綠意映然的綠蔭之旅°

 

IMG_20190519_130843.jpg

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

是臺灣首座綠建築圖書館,座落於綠意盎然林木茂密,室內書香,戶外鳥語、生態資源豐富的北投公園內°

 

IMG_20190519_132851.jpg

屋頂設有太陽能光電板發電,可供發電,並採大量陽台深遮陽及垂直木格柵,降低熱輻射進入室內,降低耗能達到節能效果。

 

IMG_20190519_130004.jpg

IMG_20190519_125111.jpg

與溫泉博物館相鄰,休閒好去處。又名「綠建築圖書館」北投分館,為全台第一個「鑽石級」綠建築。

 

IMG_20190519_131245.jpg

北投公園造型奇特樹木,這區域內也是寶可夢迷爭戰的地方(好多人)

 

IMG_20190519_131932.jpg

北投溫泉博物,是位於台灣台北市北投區的史蹟保存類博物館,過去是公共的溫泉浴場,因此又名北投溫泉浴場。

該館現已列為台灣第三級古蹟。館內規劃有一樓二樓展區,以北投溫泉發展史為主題°

 

IMG_20190519_132423.jpg

IMG_20190519_131602.jpg

IMG_20190519_132617.jpg

戶外草坪優美,紅磚牆壁,景觀典雅,是拍照取景好地方,也常見到即將結婚的新人在此拍攝婚紗照。

 

IMG_20190519_133134.jpg

IMG_20190519_133100.jpg

館內參觀人數有限制,同時不得超過一百人在館內參觀,入館也必須更換拖鞋。

 

IMG_20190519_133306.jpg

IMG_20190519_133224.jpg

「榻榻米活動大廳展示區」

二樓休憩區設有涼亭、換鞋玄關,以及可供遊客泡湯後乘涼的榻榻米大廳。

 

IMG_20190519_133459.jpg

IMG_20190519_133613.jpg

「望樓展示區」

大廳旁另有一突出平台「望樓」,可在此欣賞新北投山光水色,綠蔭盎然街巷。

 

IMG_20190519_133935.jpg

現今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展示也配合薪傳技藝展出,利用空間使用,更提昇文藝氣息的地方°

 

IMG_20190519_134050.jpg

「多媒體視聽室展示區」

還在二樓增建「御休所」供其休憩,其位置就在現今溫博館的視聽室。

 

IMG_20190519_134914.jpg

IMG_20190519_134105-01.jpeg

還有用特別的方式及廣泛傳播,呈現不同風格,解釋北投溫泉發展史, 成為極重要的公共休閒娛樂場所

 

IMG_20190519_135032.jpg

浴池外側迴廊牆上的鑲嵌彩繪玻璃窗花,兩者一同塑造出極為明亮華麗的沐浴氣氛。

 

IMG_20190519_135221.jpg

IMG_20190519_134441.jpg

由圓拱列柱圍起的羅馬風格大浴池,以及大浴池另一側則有小浴池,為當時為女性與兒童泡湯的場所

IMG_20190519_140806.jpg

IMG_20190519_140435.jpg

IMG_20190519_140410.jpg

「梅庭」後側也留有一道外廊通道,民眾置身外廊,可居高臨下俯視後院美景。

 

IMG_20190519_141031-01.jpeg

為使民眾進一步瞭解歷史建物及推廣北投觀光意象,市府決定在此設置遊客中心及策劃「北投梅庭常設展」,期望結合鄰近之觀光景點資源,作為一遊憩及旅遊服務資訊之提供據點。

 

IMG_20190519_141200.jpg

「梅庭」是「一代草聖」于右任曾居住過的唯一在台留存建物,極具歷史與文化保存價值。現在正在展出鄧麗君一生一世的人生歷程,感念世人對其思念之情,了解其對世人影響深遠

 

IMG_20190519_142431.jpg

北投溪溫泉的重要源頭來自於擁有「青磺泉」的地熱谷。其湖水清澈如碧玉色而得「磺泉玉霧」之美名。地熱谷的泉水溫度約在80℃至100℃之間,屬於鹽酸酸性泉,溫泉水質酸鹼度很高,具有腐蝕性,俗稱「青磺泉」和「磺水頭」。之前常有遊客在地熱谷利用高溫的泉水煮「溫泉蛋」是最重要的回憶,但其水溫偏高,加上泉質極酸的特性,近年因安全的緣故僅供散步拍照。

 

IMG_20190519_142839.jpg

IMG_20190519_141922.jpg

IMG_20190519_141646.jpg

地熱谷位於台北市北投區北投公園旁,與捷運淡水線新北投捷運站距離約15分鐘的路程,為北投溫泉的源頭之一,是北投編號56的公園,總面積約為3500平方公尺,是大屯山群區域內水溫最高的溫泉,硫磺煙霧的景色擁有「礦泉玉霧」的美稱,是日據時代台灣八勝十二景之一

 

IMG_20190519_143602-01.jpeg

新北投天主堂

座落於溫泉路上的「新北投天主堂」,建於民國四十二年(1953),和台北市區幾處基督教會一樣,也是個歷史性價值相當高的教堂建築。

新北投天主堂採用西洋宗教建築元素,外觀牆體為磚造結構,門窗採半圓形長立窗,具有良好的採光及通風效果。

新北投天主堂旁即是知名滿來溫泉拉麵,來此地有機會品嚐美食,順路拜訪這棟老教堂!

 

IMG_20190519_145406.jpg

北投文物館,已經成為臺北郊區一處結合歷史建築、臺灣及日本文化展演、臺灣原住民藝術專題展覽,多元嶄新的文創園區

 

IMG_20190519_145741.jpg

IMG_20190519_145511.jpg

文物展覽、藝文表演、大型宴會場地租

 

IMG_20190519_145905.jpg

創意懷石料理、茶道課程學習,以及臺灣文創藝品展售等多元化經營。

 

IMG_20190519_151850-01.jpeg

市定古蹟普濟寺巡禮

IMG_20190519_152000.jpg

沿著階梯往上走,到達寺門口有「北投靈泉山普濟寺」的牌子佇立於門旁,普濟寺到了。

 

IMG_20190519_152137.jpg

呈現簡樸寧靜而又莊嚴肅穆的日式宗廟之美,而大殿則為高級檜木所造。1998年正式列名為市定古蹟,環境充滿寧靜、安適的氣息。

 

IMG_20190519_152218.jpg

北投普濟寺在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的普濟寺,為台灣罕見的日本真言宗佛寺,初建於日治時期明治38年(1905),北投百年古蹟,是罕見的日式真言宗佛寺,在北投山區的小徑中顯得相當靜僻,不少登山族經過此地,都會順路繞進來參拜,感受這裡的靜謐氣息。

 

IMG_20190519_154028.jpg

延著光明路走下, 來到北投水美温泉會館外,日本愛媛縣松山市花燈,好可愛,晚上一定更亮眼°

 

PhotoGrid_1558270428443.jpg

新北投火車站(新北投驛)

建立於1916年(日治時期),是台北目前唯一的日治時期木造老車站,日本人為了北投溫泉特別建立了鐵路北投支線,是台灣第一條觀光鐵道°

現今重新鋪蓋完成,整棟木造建物有檜木清香味,老窗、銅瓦屋頂及簷架下雕花,是它的建築特色,內部展示了一些舊時的設備, 展出的舊照片跟紀念品,站外小農及文創創作者,在此展示其物品及作品來做交易°

文章標籤

權哥&真真 行腳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淡蘭古道 #苧仔潭古道#琉榔路觀光步道#樹梅坪古道#百二崁古道# 牡丹山#貂山古道

 

淡蘭古道

#苧仔潭古道#琉榔路觀光步道#樹梅坪古道#百二崁古道# 牡丹山#貂山古道

 

“淡蘭古道”為清代【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的主要交通道路(現今臺北到宜蘭),是早期的官道、民道,在北台灣的開墾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開始只是“軍事防禦”用途之一,進而演化為先民遷徙、拓墾和聚落發展的交通要道。是台灣發展最早的歷史古道,淡蘭古道的歷史紀錄保持豐厚、步道沿途刻畫出先人篳路藍縷的痕跡,因時代變遷、交通更新,古道被公路取代,或因交通路線改變而荒廢。

今日陰天,我和以忠二人組,尋著前人腳步探訪幽徑古道°

 

淡蘭古道相關連結

🎯[淡蘭古道1]#瑞芳車站#瑞侯自行車道 # 侯硐-弓橋社區#小粗坑古道 # 九份-頌德公園

https://mayyy5438.pixnet.net/blog/post/291757276-

 

 

交通資訊:

PhotoGrid_1557911463359.jpg

07:08=>4144班次到瑞芳火車站走明燈三路至“瑞芳區民廣場”公車站08:10乘808客運至「瑞柑新村」站下車,往西步行140公尺即可到達“苧子潭”。

 

🛑# 苧仔潭古道

“苧子潭”是昔日“淡蘭古道”必經之地,清朝乾隆年間“基隆河”彎轉形成水潭,河岸有農民植“苧麻”,因此得名,因「苧」與「茶」的台語同音,又稱「茶仔潭」,又與「袋」的台語發音又相似,所以也有人稱「袋仔潭」。

PhotoGrid_1557911358822-01.jpeg

古道入口的“土地公廟「福安宮」” “苧仔潭福安宮”旁水泥石階起登°

 

IMG_20190515_082817.jpg

步道直上石塊及泥土地,看似好久没人走,蜘蛛絲滿密集,走的時候小心注意 °

 

IMG_20190515_083110.jpg

順著路徑走,古福安宮在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可見石砌“土地公廟(福安宮舊址)”,“山嶺鞍部”百年歷史的“石砌土地公廟”「古福安宮」,土地公已被遷移到山下福安宮°

 

IMG_20190515_081721.jpg

IMG_20190515_083055.jpg

“員山仔分洪道”

是位於瑞芳區的水利竣建設施,以隧道方式銜接基隆河瑞芳河段與東海。其主要功能是為了避免基隆河上游在降雨量過大時造成下游地區淹水,而將基隆河部分河水以自然溢流分洪攔河堰方式導引洪水,降低基隆河水位。

員子分洪道,在此也是眺望員山子分洪道的最佳地點,續走一小段可接「琉榔路步道」。

 

IMG_20190515_083236.jpg

經過一片竹林

IMG_20190515_083614.jpg

終點與“琉榔路觀光步道”相接°

 

🛑#琉榔路觀光步道

「琉瑯路觀光步道」,是過去瑞芳通往九份的古道,路長約2.4公里。琉瑯兩字源自「流籠」的諧音。昔日九份採礦時,除興建輕便鐵道, 許多採礦物資及用品也利用流籠輸送上下山。這些舊設施至今都已堙滅。

IMG_20190515_084617.jpg

右行續走“琉榔路觀光步道”,舊路被規劃為「琉瑯路觀光步道」, 算是九份開發史上具有意義的一條步道。全程樓梯一直促上綿延不絕,(建議由九份走到瑞芳,要訓練腳力可以走走)。

 

IMG_20190515_084021.jpg

琉瑯路步道舊聚落駁坎,開墾為了增加耕種面積,遇到非平坦地形,會採取現地石塊堆砌作為駁坎,回填土石,增加面積。

 

IMG_20190515_084617.jpg

循“石階步道”向上而行,現今琉瑯路步道已經改建為相當好走的石階步道,兩旁鬱鬱蒼蒼的林相,令人有種思古幽情。

 

IMG_20190515_084804.jpg

IMG_20190515_085032.jpg

磅空口

IMG_20190515_085048.jpg

經過一座約“20公尺的隧道”,八十多年歷史且整體保存程度完整如初的“舊隧道”,此舊隧道長約30公尺,寬、高約2.5公尺,“隧道口”則以規則之方形塊石整齊疊砌,雨過後,常會滴水,通過時小心°

 

IMG_20190515_085355.jpg

無聊石階路,一直陡上,真有點辛苦了,但延路有開滿杜鵑花,讓人感覺 清新淡雅,不覺得無聊

 

IMG_20190515_090232.jpg

登山口的「琉瑯腳」, 即為過去流籠運輸的山腳終點站。來到高點“琉榔頭觀景平台”休息,直走就可以往九份方向走

 

IMG_20190515_091204-01.jpeg

流籠頭,往北海岸望去,可欣賞美麗的海景,可眺望基隆嶼、深澳、八斗子漁港。

 

IMG_20190515_091929.jpg

1557927726757.jpg

琉瑯路步道終點,接到九份輕便路

 

IMG_20190515_092056-01.jpeg

欣賞九份美麗的山海地景,可眺望“基隆嶼”、“深澳”、“八斗子漁港”等景色,且緊鄰著九份聚落(老街),是不少旅客踏青的好地方。

 

IMG_20190515_092417-01.jpeg

IMG_20190515_092521.jpg

過了磅坑口,就到了九份區域

IMG_20190515_092608.jpg

續往前行,來到昔日穿過岩壁開鑿路徑的歷史見證。

 

IMG_20190515_092957.jpg

IMG_20190515_092825.jpg

至“頌德公園”,這裡亦是“小粗坑古道的入口,公園旁有步道可通往小粗坑古道,經過立於大正七年(1917年)的頌德公園,紀念當時顏雲年先生對當地礦業的功績,立有石碑,讚頌其仁德之心。

 

IMG_20190515_093058.jpg

我們再往前行,來到五番坑公園。 五番坑同樣見證了九份的礦業史,鑿於昭和2年(1927年),原為日人所經營管理,國民政府來台後交由九大公司承包,並於民國六十年全面停止開採,並因安全問題封閉坑道,目前改建為公園°

 

IMG_20190515_092858-01.jpeg

來到民宿觀景地方,見到基隆山在雲霧裡忽隱忽現,九份山城乍現,像似穿越了時空隧道,來到了那礦業仍舊鼎盛的悲情城市九份。

 

PhotoGrid_1557927619357-01.jpeg

往九份基山街續行,進入密集而而群聚的九份民宿及商店區域,參觀旅遊景點特别多外國遊客

 

PhotoGrid_1557926515247-01.jpeg

我們續行基山街的階梯,一路向上,接上了九份熱鬧的民宿區與老街區。九份老街算是重要的補給點,太早到,有些商家都還没營業,過這之後就要到牡丹車站才有城鎮住家°(請登山健行者務必注意,飲水及食物的補給)

 

PhotoGrid_1557926129312.jpg

輕便路-基山街-崙頂路(往九份國小,-欽賢國中),九份巷道(街頂巷,烏勢巷)密密麻麻,想說往上走,就可接上102縣道,走著來“多桑的店”(民宿,用餐),不知要繞多久,還好遇到一位大哥,帶我們到102縣道,對向就是有名的廟中廟“福山宮”

 

IMG_20190515_100157.jpg

接上102 縣道,在側來到九份開成殿(天公廟),走走逛逛

 

PhotoGrid_1557921877025.jpg

右行對面就是“福山宮”,有名的廟中廟,廟埕中有個池子,養了大大小小烏龜。

 

IMG_20190515_100918.jpg

本來應該要從這出來“聖明宮牌樓”,續行“102縣道”

 

IMG_20190515_100952.jpg

警政單位消防分隊--九份分隊

 

PhotoGrid_1557963246085.jpg

續行“102縣道”,路上的野莓,“以忠”(同行好友)說可以吃(不敢嘗試)


 

🛑#樹梅坪古道

登山口步道上留有昔日的金礦坑口遺跡,在古道另一端入口則是瑞雙公路旁的“樹梅坪觀景台”,擁有180度的視野,可遠望基隆山、無耳茶壺山、九份、金瓜石地區以及北海岸沿線的美景,而當你結束在樹梅坪觀景台的行程後,也能繼續行走於燦光寮古道,親訪山林中被遺忘的聚落遺址,感受滄田變遷,並可順遊牡丹和雙溪小鎮。

IMG_20190515_103814-01.jpeg

導覽解說牌

 

PhotoGrid_1557922323239.jpg

左行來到九份“四號福德祠”(四番坑福德祠),旁有“大眾廟”,有步道繞至廟後,這條步道屬於“採金古道”,又稱“樹梅坪古道”。 古道起點位於“九份公路”(102線道)16.5K的“福德祠”及“大眾廟”,大眾廟留有一塊光緒20年(1894年)的捐修碑°

 

1557927749265.jpg

古道入口在廟的側後方,現場仍留有昔日的金礦坑口遺跡。 從古道入口一上去就可看到昔日的“金礦坑口遺跡”,不過這個坑道口並沒有立解說牌,就會走過去只見幾個山洞 而已。

 

IMG_20190515_102832.jpg

步道平台休息,有隻黄色石獅立於步道旁,和雙扇蕨的淡蘭古道識別系統立柱相對應°

 

IMG_20190515_094222-01.jpeg

休息平台回望,可眺望基隆嶼、深澳、八斗子漁港及102縣道曲折蜿蜒的道路°

 

IMG_20190515_103757-01.jpeg

古道另一端入口則是102縣道旁的樹梅坪觀景台,樹梅坪觀景台擁有180度的視野,可遠望基隆山、無耳茶壺山、九份、金瓜石地區、以及北海岸沿線。

 

🛑# 百二崁古道

“百二崁古道”是昔日“九份”、“金瓜石”往來“武丹坑(牡丹)”、“燦光寮”的一條百年古道,是“平埔族人”“哆囉滿社”的社路。古道荒廢多年,荒煙蔓草,經“新北市政府”修築後,成為大眾休閒踏青的步道。

IMG_20190515_105021-01.jpeg

導覽解說牌

 

IMG_20190515_105021.jpg

樹梅坪觀景台過“102縣道”,18.5K對向接草山產業道路,不取,左下 (陡下),往「百二崁」登山口前進,下行約500~600公尺到“102縣道”百二崁古道口”

 

IMG_20190515_110228-01.jpeg

今日陰天,還算涼快,沿途芒草滿山,隨風搖曳

 

IMG_20190515_111048.jpg

木製小橋,堅固安全,小溪流水潺潺

 

PhotoGrid_1557963909496-01.jpeg

途經“百年土地公廟”(福安宮遺址),上匾是福安宮,對聯是~人興天賜福、土旺地生金。

 

PhotoGrid_1557925251362-01.jpeg

“茂風聚落”、“洗金水道”、“浮竹橋”、茂風聚落遺址(茂風=魔風/魔音穿腦)

 

 

PhotoGrid_1557964662481-01.jpeg

“金礦坑道事務所遺跡”等地,石砌遺跡矗立在山林之中,充滿古樸氛圍與歷史文化特色的一條幽静古道。 苧麻遍地開花,苧麻的韌皮纖維,精細的織成夏布,製成高級布料或襯衫,較粗的則做為蚊帳、漁網的材料,或編為繩索。

 

🛑 #牡丹山  

PhotoGrid_1557970547626-01.jpeg

牡丹山登山口也在“貂山古道”一旁,先登牡丹山,迷失在叢林中小白兔,芒草比人還高,在芒草中游走,滿地泥濘,走起來有點辛苦

 

IMG_20190515_114625.jpg

牡丹山頂,向西走可到達102縣道公路“不厭亭”,我們原路返回,走向另一個行程“貂山古道”

 

IMG_20190515_114428-01.jpeg

牡丹山:位於瑞芳與雙溪的界稜上,也就是樹梅坪之地,又稱武丹山,海拔660公尺,礦務課第三百九十七號基石,山形像一隻伏臥的哈巴狗,展望頗佳,一般山友攀登牡丹山,同時喜歡與貂山古道一起連走。

 

IMG_20190515_114446-01.jpeg

來回約45分鐘,又回到三叉路口,休息片刻,前往“貂山古道”

 

🛑#貂山古道

又名無緣之墓登山步道,全長約2700公尺,古道記錄先人生活型態及運送物資方式,漫遊於步道中,體驗前人生活方式, 亦可鍛鍊身體,優悠於芳林幽谷中,體會到古道之美,發思古之幽情。

 

IMG_20190515_112204-01-01.jpeg

導覽解說

 

PhotoGrid_1557968360800.jpg

「百二崁」另一個登山口接“草山產業道路”,“貂山古道”登山口就在這三叉路口

 

PhotoGrid_1557922013441-01.jpeg

草山戰備道旁-貂山古道口,金山福安宮

 

PhotoGrid_1557968404509.jpg

“貂山古道”登山口,碑文記載古道記事

 

PhotoGrid_1557971235296.jpg

這時下雨, 貂山古道步道變得溼滑加上芒草未除,褲子溼透,還好雨一下就停了

 

PhotoGrid_1557928113103.jpg

[無緣之墓]碑記的文字因油漆脫落,內容有點看不太清楚~

 

PhotoGrid_1557928282994-01.jpeg

礦場事務所遺址~

 

PhotoGrid_1557971510287-01.jpeg

[古道探幽],  此處距離貂山古道的南登山口只剩700公尺~

 

PhotoGrid_1557965665990.jpg

從金字碑古道尾段出口,可接上貂山古道向右轉,先遇到善應堂。繼續往前就是供奉“玉皇大帝”的“三貂慶雲宮”。此處有洗手間、有座椅可供休息°

 

IMG_20190515_130725-01.jpeg

導覽解說牌

 

PhotoGrid_1557972542047-01.jpeg

貂山古道的南登山口,右往牡丹車站3.1公里,左方即是燦光寮古道南端入口,等一下要取右續行,接往牡丹車站產業道路  (福定路)~

 

PhotoGrid_1557972615844-01.jpeg

接著還要踢3.1K的產業道路(福定路)到“牡丹車站”,途經“牡丹國小”,“牡丹老街”,非常有特色的小型裝潢(螃蟹造型-哩程標示),特地留影記錄。

 

PhotoGrid_1557972715500-01.jpeg

往牡丹車站,經“政光一號橋”叉路口,此時方向要注意,才不會走錯路,而浪費時間°

 

PhotoGrid_1557924465804-01.jpeg

牡丹國小,操場上有一幅超大黑板(水泥牆上彩繪), 吸引著我不由自主,走進去,忘記小學生還在上課,拍完照,速速離開°

 

PhotoGrid_1557926795604-01.jpeg

牡丹溪,護溪欄砂壩,這裡是護魚禁撈的區域,溪裡的魚從岸上就可以看得 一清二楚。

 

PhotoGrid_1557928409113-01.jpeg

過福壽橋就進入牡丹市區

 

PhotoGrid_1557924843015.jpg

古道老街創新的門牌,位在牡丹這勤樸鄉鎮也非常别出心裁,位於“牡丹車站”前方的“古趣咖啡屋”,尋訪古道旅客們,來此休息歇腳喝上一杯好喝咖啡,咖啡屋内外有許多有趣的玩物及老闆親筆繪製的藝術畫像,給你滿滿的兒時回憶

 

PhotoGrid_1557924240984-01.jpeg

“牡丹車站”是一座與世隔絕,隱藏寧靜美的無人招呼車站,早期被稱「武丹坑驛」,為了降緩火車行駛坡度°「牡丹車站」內規劃了一個呈120度的大彎道,車頭尾互望的奇特景象,鐵道迷一定要造訪的車站!

 

IMG_20190515_141020-01.jpeg

牡丹車站觀光導覽地圖

 

PhotoGrid_1557924355619.jpg

牡丹車站,賦歸~~

 

Screenshot_20190515-161949_1.png

今日的健行記錄

 

行進中有以雙扇蕨為淡蘭古道識別系統標示,給探訪淡蘭古道登山者有更明確方向及安全性°

“雙扇蕨”的葉狀體呈寬扇形,裂開至兩個相等的分裂,每半分成兩個長的線狀葉;主脈二分,有許多幾乎平行的小脈,以直角連接主脈,形成長圓形的乳暈,這些分成許多小的矩形乳暈; 葉柄粗壯,長於葉片,上部開槽,除基部外沒有鱗片。

 

文章標籤

權哥&真真 行腳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月天#母親節快樂

 

♥️今日是母親節聚餐,按照慣例還是由Kelly大廚開伙掌廚,前天就開始設計的菜單, 準備食材,為了讓大家吃的高高興興,能够賓至如歸,辛苦了~~

IMG_20190511_132043-02-01.jpeg

這次中間二位女性主角,祝妳們母親節快樂,身體健康

FB_IMG_1558614458884.jpg

色香味四溢,端上來的菜色有“豆干抄韮菜”、“ 醋酸馬玲薯” 、“塔香杏鮑菇”,“木耳洋蔥佐鳳梨”,“佃煮秋刀魚”,“豆瓣雞胸抄青” 

IMG_20190511_115319-01-01.jpeg

一桌好菜, 準備開動

PhotoGrid_1557556167069.jpg

在外地讀書的哥哥(黑毛),推薦準備在地好吃的“濃情巧克力”蛋糕,增添了幾許熱鬧,給大家有甜蜜的回憶°

https://hyucakery.com/

 

母親節由來:(摘錄網路)
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Mother's Day),起源於古希臘。母親節(Mother's Day),作為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時間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中國、美國、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國家,則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其他一些國家的日期也並不一樣。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我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

 

💕祝全天下媽媽,母親節快樂💕
 
 

 

 

文章標籤

權哥&真真 行腳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堵瑪陵坑#富民親水公園賞桐花

 

 

 

富民親水公園位於基隆市七堵區,緊臨瑪陵坑溪並規劃親水遊戲區,因長期封溪護漁保育 ,溪水清澈魚群眾多,兩側步道種植桐花樹,溪畔用卵石堆了淺灘可戲水°

還有一條瑪西桐花步道,步道規劃蠻完善繞一圈約850公尺,對一般運動少的人,是條輕鬆好走的步道。

 

每年四、五月,許多民眾都會前往賞桐步道上,朵朵白色綻放開來,接近花期尾聲時,散落一地的油桐花將步道染成一片雪白,是春末夏初熱門美景之一。

 

 

IMG_20190505_134534.jpg

IMG_20190505_134552.jpg

位置在富民橋,公園前有園區標示石

 

IMG_20190505_135716.jpg

公園設置竹節架設涼亭,延著瑪陵坑溪水泥步道行走

 

IMG_20190505_134834.jpg

IMG_20190505_135158.jpg

清澈透明溪水,可見魚兒水中游

 

IMG_20190505_135359.jpg

IMG_20190505_135319.jpg

潺潺溪水,涼爽清淨,很適合戲水

 

IMG_20190505_140040.jpg

步道設計風格,竹欄杆,竹節涼亭,很有鄉村田園景色,盡收眼底°

 

IMG_20190505_135903.jpg

景觀導覽解說牌,解說導覽非常有特色說明

 

IMG_20190505_142502.jpg

景緻優雅,幽美清静的步道

 

IMG_20190505_140210.jpg

流水中桐花

 

IMG_20190505_141213.jpg

IMG_20190505_141342.jpg

繼續往上走,随著石階步道行走就是最高點

 

IMG_20190505_141359.jpg

觀景休憇平台,景觀導覽解說牌

,有椅子供健行者休息一下


IMG_20190505_141945.jpg

來此一遊的民眾,很用心的堆疊心形油桐花,


IMG_20190505_141439.jpg

碎石,石階路,安全好走的步道


IMG_20190505_144054.jpg

開滿美麗油桐花,正值油桐花盛開季節,觀景休憇平台,有許多民眾在那裡拍照

IMG_20190505_143424.jpg

瑪陵坑溪步道上的油桐樹

 

交通資訊:

開車:

1.國道1號-大華系統62快速道往萬里-大埔交流道下-右轉大同街-右轉大華三路°

2.國道3號-瑪東交流道轉62號快速道路往瑞芳-大埔交流道下-右轉大同街-右轉大華三路°

 

火車轉公車:

欲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民眾,可先搭乘台鐵至七堵車站後,步行至七堵郵局前轉乘基隆市公車 701 瑪陵 - 經苓蘭農場,至「大華三路 100 號(親水公園)」站下車,公園就位於站牌正隔壁。

http://www.klcba.gov.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pageID=479

 

PS: 下水戲水時,注意安全,尤其小朋友,但溪旁,有⛔禁止游泳告示°

 

 


檢視較大的地圖

 

 

 

文章標籤

權哥&真真 行腳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萬里#駱駝峰#野柳里步道

 

“駱駝峰”位於“東澳漁港”旁,原本是駱駝稜線的岬角,因為“東澳路”開拓而切開了山體稜線,使得末端的岬角變成一座獨立的小山,由“東澳漁港”遠眺,狀似一隻駱駝而得名,由於臨近野柳,很多外國一觀光客會順道一遊~

 

“野柳里登山步道”舊稱[野柳村登山步道],是一條登山觀海步道,步道長約1公里,起伏不大,只要大約20分鐘,就能由“野柳漁港”爬上仁愛之家~


IMG_20190505_083908-01.jpeg

睛空萬里,適合出遊

 

IMG_20190505_084303-01.jpeg

萬里區地標

 

IMG_20190505_085359-01.jpeg

IMG_20190505_085601-01.jpeg

“龜吼漁港”魚夫市集是個觀海、夏天嬉水的地方,周圍有新鮮“熊青”海產用餐區

 

IMG_20190505_090430-01.jpeg

登山口-位於路燈502454旁~“野柳地質公園立牌”,右行可往龜吼漁港及漁夫市集,沿者公路的岩徑邊坡往上走,即可抵達“駱駝峰”

 

IMG_20190505_090818-01.jpeg

觀景賞岩

 

IMG_20190505_091024-01.jpeg

親山、觀海及賞岩,天然岩景景觀,循著岩路上行往駱駝峰

IMG_20190505_091121-01.jpeg

IMG_20190505_091235-01.jpeg

天然的地理景觀,有如水彩繪畫, 盡收眼底°

 

IMG_20190505_091355-01.jpeg

駱駝峰上眺望東澳漁港、野柳岬

 

IMG_20190505_091637.jpg

由砂岩碉堡內部由內向外觀景,眺望“基隆嶼”

 

IMG_20190505_091917-01.jpeg

“駱駝峰”獨特的海防碉堡是人工雕鑿的砂岩碉堡,成為鏡頭中的美麗景點


IMG_20190505_092042-01.jpeg

IMG_20190505_092133.jpg

“駱駝峰碉堡”前的基石,海拔38公尺,市鄉局NO.27基石,碉堡進入以半蹲方式,洞口賞景,別有洞天~

 

IMG_20190505_092538-01.jpeg

回望“駱駝峰稜”攀頂來時路,就是絕佳景觀與值得到此一遊

 

IMG_20190505_092746-01.jpeg

“駱駝峰”上眺望駱駝峰稜,花了不少時間駐足於“駱駝峰”,只因難以抵擋的山海美景及天然岩景°

 

IMG_20190505_093236-01.jpeg

IMG_20190505_093600-01.jpeg

奇岩平台是新興的婚紗拍攝勝地

 

IMG_20190505_094302-01.jpeg

親山觀海又賞岩的北海岸漫遊之行。

 

IMG_20190505_094400-01.jpeg

駱駝峰砂岩海蝕風化的天然奇景令人驚豔不已,真可謂鬼斧神工

 

IMG_20190505_094605.jpg

海邊漂亮小花

 

IMG_20190505_095655-01.jpeg

“駱駝峰”因為“東澳路”開拓原因而切開的山體稜線, 從“駱駝稜線”遠觀“駱駝峰”雖然海拔不高,也是很有氣勢,遊客們在那拍照賞景°

 

IMG_20190505_095831-01.jpeg

海天風情隨即盡收眼底,駱駝峰稜俯瞰“駱駝峰”

 

IMG_20190505_101853-01.jpeg

由“港東路3巷”,“金山地區農會野柳辦事處”旁進入~經過港東新村住宅區 °~野柳社區石碑,住宅大樓旁也有一個登山口,步道基本好走,有幾處展望極佳的眺望點°

 

IMG_20190505_102203-01.jpeg

IMG_20190505_102255-01.jpeg

 

IMG_20190505_102552-01.jpeg

觀景台1~

遠眺野柳岬,景觀平平,續往上走,

經過墓園°

 

IMG_20190505_103704-01.jpeg

IMG_20190505_103759-01.jpeg

觀景台2~遇到兇惡4隻野狗,就打住没往前走, “野柳里步道”最高點(越嶺點)  沒到達-----未竟(下次再來)°

IMG_20190505_110527-01.jpeg

萬里螃蟹公園,很多螃蟹造型風格的,小朋友看到都驚呼連連,可愛極了,很適合帶小朋友來玩°

IMG_20190505_122126.jpg

IMG_20190505_122143.jpg

IMG_20190505_123134.jpg

爬完山,來個好吃的午餐, 犒賞自己

 

🍜三角窗牛肉麵🍜

基隆市安樂區武崙里基金一路135巷21弄1號底一層之3


 

開車路線:

北二高在“基金/萬里交流道”下後左轉,接台2線往金山方向,過福華翡翠灣後,走旁邊往“龜吼漁港”的小路下去(勿進入野柳隧道),經“龜吼漁港”直行,見“野柳地質公園”立牌,即抵達“駱駝峰”,續將車子往野柳/金山方向行駛,在“野柳漁港”附近找停車位~

 

交通工具:

國光客運1815號公車“台北-金山”,到野柳站下,往港東路方向,進入野柳里步道

http://www.kingbus.com.tw/




 

 

 

 

 

 

 

文章標籤

權哥&真真 行腳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