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內湖(東湖)]
#大溝溪步道#圓覺寺(瀑布)步道
#碧山巖#大湖公園
💢最近午後常會有雷陣雨,趁著早上天氣還不錯,和真真再出遊內湖站和大湖公園站中間的大溝溪生態公園、 圓覺寺(瀑布)步道、碧山巖,回程順逛大湖公園°
👣行腳記錄:
大湖捷運站➡大溝溪步道➡圓覺寺(瀑布)步道➡碧山巖➡大湖公園➡大湖公園捷運站
💢大溝溪步道:
大溝溪生態防治園區舊稱大溝溪親水公園,和大湖公園加上捷運系統,串連一起成為台北東湖居民散步健行好去處° 大溝溪防汛功能整治之後,新開闢的一條親水步道,沿著大溝溪,設置親子戲水區域,平時也做為公園綠地,有凉亭休憇,小橋、流水,寬廣的草原,是小朋友們在此玩耍、踢球、跑跳的好地方,有人鋪上野餐墊在這休閒放鬆,傾聽著潺潺的流水聲,靜靜的享受和煦的陽光,走在步道上吸取芬多精,颱風豪雨期間,做為防汛蓄洪區,以保障下游住宅區的安全。
⬆廣場前的柱子有可愛的貓頭鷹石頭雕刻。台北市舉辦的台北大縱走,大溝溪步道的集字點之(南),就在此。
⬆入口處廣場左方有1號涼亭,向上走的枕木地板區還有個2號涼亭,供民眾走累可以休息,再往前走一點就看到開闊的草地°
⬆大溝溪景色很美,前方圓錐形的山是鯉魚山,在後一點是忠勇山。
⬆下了枕木的階梯,接上主要路線的步道,規劃整齊美觀,順著大溝溪溪畔,往左邊或走右邊都可以°
⬆設計作為都市型調洪沉砂池,規劃成為親水公園,除了有防洪功能,也提供附近居民一個休憩的活動空間,在防汛期過後,也會種滿了各種花卉供大家欣賞,今日不是花季°大溝溪規劃的戲水處,沿途風景美麗,有涼亭可休息。
⬆大溝溪治水生態圖。
⬆草地平坦上開滿小花,走在溪畔水道旁,天氣好時,這段溪畔步道無遮蔭,要做好防曬°
⬆從草皮的另外一端,走過了這條橋,就又可以回到親水步道,走到底是一個更大的草坪。從這個角度可以拍到兩座拱橋,河岸旁是一大片青草地,午後會有許多人來°
⬆步道入口有導覽圖,步道系統設計很明確,清楚的介紹生態景觀°
💢圓覺寺瀑布步道#圓覺寺💢
⬆過了這兩座拱橋,就接上圓覺瀑布步道上, 沿著大溝溪治洪大排水道走來,在樹林中特别清涼°
⬆從這個草皮往親水步道走,就會看到一個水邊的小廣場和涼亭(4號)觀賞流水潺潺聲,吸收芬多精,進入前有個流動性廁所°
⬆離開大溝溪步道,經過涼亭陡上石階梯,往圓覺步道續行 ,水量豐沛的大溝溪。
⬆路上都有導覽介紹牌, 介紹植物生長過程及種類,還有地層岩塊變動的介紹,讓健行者,更深入瞭解大溝溪自然生態°
⬆路上有地層凸出的大岩石,上面都刻劃著勸世語,告誡世人文生°
⬆圓覺瀑布路旁邊有涼亭休息木椅,休息片刻,今天雖然好天氣,但溼氣蠻重走起來汗流浹背°
⬆來到圓覺瀑布休息區,今天水量豐沛,昨天下雨,造就今天磅礡氣勢的瀑布群,真是壯觀°
⬆續往圓覺寺,步道大多是階梯陡上, 石階梯溼滑要小心。來到最後休息點,又來一個直上坡, 就快到圓覺寺°
⬆終於到圓覺寺步道入口,來到圓覺寺,休息一下(這裏有廁所、要先脱鞋),近日在整修,無法進入,逛逛寺區周圍°
⬆來到圓覺寺廣場,圓覺寺直行,經彌勒大佛像,至叉路口,取右上石階梯步道,左出碧山路,右接大崙頭山。
⬆沿路出碧山路口,台北玄明堂對面土地公廟休息。在此休息午餐,我們今日的午餐(碗糕、玉米雞,蕃茄)
💢碧山巖💢
⬆碧山巖牌樓及廟埕,先上去拜開漳聖王等眾神明。碧山巖最近在整修屋頂,循步道而下。
⬆碧山巖是欣賞台北盆地景觀最佳去處,白天景色或晚上夜景,堪稱一絕,雙十國慶煙火秀更能一覽無遺°
⬆為了讓信衆或遊客長留在此,欣賞美景,廟方很貼心的把餐廳裝潢整修 做為藝文休閒中心,有供應咖啡,座椅,更能輕鬆自在°(咖啡採做功德方式)
⬆拍照賞景結束,今日行程没往鋰魚山前進,照原路返回,走往碧山巖碧山路側門石階入口步道,這裡的櫻花開時,人潮熱鬧賞櫻景點,平日也是拍照好地方°
⬆回程下山時,忽然下了一陣大雷雨。還好原路折返,在鯉魚山的話,就會變成落湯雞, 暫時在圓覺寺廣場躲雨°
⬆雨過天晴,可以清楚看到松山機場、101大樓,台北市景色。
⬆回程經碧湖步道,碧湖步道路程不遠,步道鋪面有多種設計, 彷彿走在森林感的步道,新福本坑礦坑。
⬆沿著大湖街131巷來到全臺葉氏祖廟°回到停車處,時間還早, 到大湖公園走走°
💢大湖公園💢
⬆公園有拱橋、落羽松林,落羽松漸漸轉紅時節,常常吸引人,大草皮適合野餐玩耍、辦活動,是個多功能取向的公園°
⬆鳥類覓食與築巢的棲地,也提供魚類產卵、覓食、遮蔽棲息的良好場所,同時吸引許多水生昆蟲,目前已可經常見到白鷺鷥、水鴨等棲息其中°
⬆改造後的大湖泳池將成為符合綠建築理念的活水中心。運用遮陽格柵、開窗形式與方位等設計手法,讓讓室內泳池不僅採光良好、溫度舒適,擾人的氯氣味道也將消失無蹤;而遠近馳名的50M長水道泳池也將予以保留,並將泳池週邊妥善綠美化°
🛑台北市內湖大溝溪步道、圓覺寺、白石湖吊橋、碧山巖、鯉魚山步道
💢大溝溪溪畔親水公園步道可說是碧湖步道、圓覺寺步道、鯉魚山步道的延伸,沿路伴隨著清澈的溪水,景觀與前面那三條步道的山景面貌不同,溪畔步道是孩子遊玩、大人散步的最佳選擇。
整座親水公園,以緩坡的地勢,營造出不同的觀景角度,沿途的親水平台與跳石,更是孩子觀察水中生物的最佳機會,當看到小魚悠游期間,鳳蝶、琉球青斑蝶、黑脈樺斑蝶於花海飛舞,白鷺鷥穿梭公園,為生態永續做了最佳的示範,漫步沿著大溝溪走可接上鯉魚山、圓覺瀑布步道,步道相當平緩好走。
💢台北市內湖有許多郊山,其中鯉魚山、忠勇山及圓覺尖山為內湖三尖,均屬五指山系,其海拔高度分別為223公尺、325公尺及290公尺,其中忠勇山為五指山最大支稜,山形成典型的尖峰狀,因此又稱為大尖山,鯉魚山是因山形頭高尾低狀似鯉魚而得名,又有小尖坑山之稱,圓覺尖山山勢小,山腰有圓覺禪寺而得名。
鯉魚山、勇山親山步道起點位於內湖大湖山莊站旁,沿線經過碧山巖、圓覺禪寺等著名廟宇,步道上還有小巧涓秀的圓覺瀑布,步道從葉氏祖廟(高大的杉木聳立道路兩旁,頗有日本神社的味道,路邊林間兩座仿日式石燈籠更為這氛圍加分)開始,沿途步道緩步上行,伴隨著淙淙溪流聲(應該是大溝溪),行約3、400公尺,即可看見往鯉魚山的路標°
💢白石湖吊橋位於內湖的碧山巖附近,吊橋全長116公尺,號稱是台北市第一座大跨距的吊橋,因距離市區很近加上附近有觀光果園、自然農園,成為台北市後花園中最容易親近的地方。
💢⛰️鯉魚山忠勇山親山步道是台北市20條著名親山步道之一,而鯉魚山位於忠勇山東南方,兩山連稜,有顆四等三角點,整座山勢呈頭高尾低的形狀。
(資料來自台北市親山步道主題網)


